-
[技术前沿]借助“天眼”定量“碳源碳汇”可信数据
俗话说,人在做,天在看。太空中的人造卫星不仅可以轻而易举观测到地球的现状及发展演变,而且能够通过分析处理接收到的遥感数据信息精准测算出某一区域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排放情况。将基于卫星技术的天空地一体化“碳污同源”监测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碳排放监测、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可为“双碳”减排以及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一种用于毫米波高速互连的RSICL到GCPW的垂直转接
加脊基片集成同轴线 (RSICL) 是一种新型传输线结构,为其设计性能良好的转接结构使得 RSICL 可以与传统平面电路兼容十分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毫米波高速互连的 RSICL 转接结构,实现了 RSICL-过孔-接地共面波导的垂直转接。基于 PCB 工艺,对所设计的 RSICL 转接结构进行了加工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在 DC-40 GHz范围内,插入损耗小于 2 dB,回波损耗大于 10 dB。 -
AI时代下的储能MOSFET
在储能产品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负责高效的电能转换,还具备必要的保护功能,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保障用户安全。例如,在电池管理系统(BMS)和能量控制系统(PCS)中,MOSFET负责实现电池与外界之间的能量转换。得益于MOSFET的高转换效率和低导通电阻,能有助于降低能量损耗,从而提升整个储能系统的能效。 -
[技术前沿]区块链技术与能源行业结合的前景与挑战
随着全球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和低碳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重大战略指引下,正在加速发展新能源技术和产业应用,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新型储能、电力数字化等创新技术,推进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建立和融合。这一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可以为能源行业带来新的革命性变化,通过赋能新能源生产活动、优化分布式能源交易机制、促进能源资产梯次利用,解决新能源快速推广带来的时空维度的供需错配和能源波动等问题,并减少能源资产废弃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
3D堆叠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互补场效应晶体管将摩尔定律推向新高度
过去50年里,影响最深远的技术成就也许就是晶体管小型化的稳步推进,它们的集成密度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低。自从20多年前在英特尔开始职业生涯以来,我们就一直听到这样的警告:这种无穷小的演变即将结束。然而年复一年,优秀的新型创新成果还在继续推动半导体行业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工程师需要改变晶体管的架构,在提高性能的同时持续缩小其面积并降低功耗。带领我们走过20世纪下半叶的“平面”晶体管设计,在21世纪10年代前半期被3D鳍状器件取代。如今,随着一种新的全环绕栅极(GAA)结构即将投入生产,这些3D鳍状器件也即将被取代。但是我们必须看得更远,因为我们缩小这种新型晶体管结构(我们称之为“RibbonFET”)的能力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