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334566
语言
关于我们

Company Profile

[行业动态]部分半导体零部件正供不应求

03-20

去年,储能行业经历了一场如过山车般的市场待遇,从资本宠儿,到面临“刚起步就过剩”的尴尬局面。甚至很多很多玩家连红利都没有吃到,便直接进入到了“血海”的博弈中。但实际上,部分储能系统的关键器件仍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
图片

储能过剩只是短暂现象

前几年,国内的新型储能迎来大爆发,尤其是锂电储能,备受资本喜爱,企业数量也开始暴增。众多新玩家的进入,一个直接的影响便是过去备受市场诟病的昂贵储能系统价格终于迎来了大幅下跌。

当然,价格的快速下跌并不是一件好事,负反馈是由于价格的过快下降,导致储能行业经济性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储能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涌入太多的储能行业,不仅造成了竞争的加剧,同时也导致当前储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据中电联2022年的调研报告显示,电化学储能项目平均等效利用系数为12.2%,新能源配储系数仅为6.1%。不少储能电站更是建而不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个根本原因在于,相较于欧美地区,中国的电价峰谷价差并不大,补贴力度也比较小,因此导致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较差。

对于这一问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储能阶段性的产能过剩很正常,在未来实现人类的能源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光伏行业的需求规模可能是今天的10倍以上。

从长远来看,能够有效推动能源转型才是本质。并且当前光伏已经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占据优势,预计未来会成为50%-75%左右一次能源的来源,成为真正主流的可再生能源。

加上近期,各地开始大力推进新能源+储能项目的落地,如果能够在速度上控制得当,未来可能会形成超过10万亿级甚至更大的产业规模,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部分半导体零部件供不应求

与市场中普遍的认知不同的是,储能中的一些半导体零部件逐渐因质量问题、成本问题或产品创新跟不上需求等问题出局,比如IGBT、储能变流器、光伏逆变器等。

据行业内人士透露,当前储能系统中每个关键元件的研发制造都有着非常高的门槛,而业内有些企业号称要将业务做到覆盖全产业链,这种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尽管当前的一些产品,如产能扩张比较快的储能电信,现有的产能大于市场需求,但长期来看这是有利于储能行业发展的。作为储能的基本组成单元,电芯的利用率随着产能的扩充在快速下降,数据显示,电芯的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不足50%。

甚至连电芯的最低报价已经接近0.4元/Wh,这一价格意味着企业只能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低于10万元/吨时,才会有利润。

这种情况导致了储能产品的快速扩张,但其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加上国内相关的储能零部件质量暂时还无法完全达到要求,因此市场呈现出产品开始内卷,但储能相关器件反而供不应求的奇怪现象。

比如储能变流器(PCS),目前市场中还比较稀缺。其产品的技术复杂性与集成复杂性等方面都要高于光伏逆变器。比如储能变流器需要能够在电网和储能系统间精确快速地调节电压、频率与功率。这要求储能变流器具有多向转换的能力,既能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输出到电网,也能将电网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进行充电。

并且作为连接电网和电池存储系统的桥梁,其稳定性对整个储能系统的效能至关重要。因此,提高PCS的可靠性以应对各种环境条件和长时间运作是研发中的一大挑战。

而在集成上,硬件设计上包括众多电子元件和电力电子器件,其组装、散热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等均存在较高的技术挑战。同时在软件上,复杂的控制策略和保护机制,例如动态响应速度、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口协调、故障诊断与快速保护、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等都需要精密的软件算法支持。

这也是储能相关零部件产品供不应求的重要原因,不过对于国内相关企业而言,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相比下游市场的激烈竞争,目前在储能相关产品中的重要零部件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小结

储能市场的爆发,吸引了众多资本的进入,也加大了市场竞争,导致储能市场还未吃上螃蟹,便已经陷入了内卷。不过与产品不同的是,其上游的相关重要组件市场仍是一片蓝海,这或许将是国产相关企业的新机会。

Copyright © 2011-2023  北京天华中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11416号-1 All Rights Reserved